随着中国家庭轿车的不断普及,曾经遥远的大自然突然变得那么触手可及。 一边开着车,一边聆听着车载音响传出的悦耳旋律,您是否觉得无比惬意,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可是您知道吗?在十年前,车上的音响系统可是需要您“出血”选配的高级配件呢。 中国的汽车音响市场,大约从90年代中期才算正式开始,在80年代,一般汽车上唯一能有的就是一台AM收音机加上一支听多了就破响的喇叭,由于汽车在那时侯本来就是公家的较多,所以能有这样的装备,已经能让人感觉到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大量日本舶来品充斥市场,汽车音响也不例外,到90年代,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汽车音响产品都是从日本进口,主要产品也只有AM、FM收音机和卡匣式放音机,对那个时候汽车音响的回忆就是堆得高高的卡式磁带,到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家庭轿车”概念的提出,数位CD的逐渐普及,单片CD主机、多片CD换片机前仆后继,中国人民的耳朵开始觉醒,对音质的追求提到了首位,不同人群对汽车音乐的不同爱好和追求,也形成了日本音响,欧洲音响,美国音响的三国时代。 邻家大哥:日本车载音响 日本品牌音响可以说是流行音乐最好的搭档,而最合适在驾驶途中欣赏的音乐类型,就是流行音乐,所以这也是很多车主选择日本音响的一大原因。如果说汽车发动机噪音是汽车音响的原罪,那么使用日本音响可以掩盖它的一切罪行。日本音响对超重低音的专门处理,使得在封闭车厢中听以电子声为主的流行音乐,有一种夸张的震撼。 随着中国入世,汽车需求量的激增也拉动了汽车音响的销售,日本各大汽车音响品牌无不摩拳擦掌,凭借根基牢固的用户群优势,继续着市场份额的蚕食。 想购买汽车音响的朋友,如果您预算有限,要求也不是太苛刻,而且对车载音响这个市场不甚了解,那么,买日本货吧,准没错!
相比较于日本音响的大众路线,美国音响走出了自己的风格,用粗犷的喇叭和功放赢得了不少发烧友的追捧。像麦景图 捷力等品牌都是家喻户晓的,美国还有一些重量级的厂家,比如 Mcintosh, 则彻底走Hi-end级别的路线,专心于最真实的重播,当然最真实的价的产品。Mark Levinson就为日本凌志款轿车量身定制了超级汽车音响,用来提升车的档次,可惜很少有机会见到。 因为美国人较喜爱强劲音乐,汽车音响很自然地就偏向重低音、大Woofer、强劲功率输出。对重低音的偏好,使得美式后置音响在低音处理上格外细腻,对节奏强弱的控制能力非常强,作为一种背景,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渲染作用,喜欢蓝调,爵士乐,还有黑人音乐的朋友不妨多看看美国音响,相信不会让您失望,当然美式喇叭粗犷的爆破力用来听流行音乐也是一样震撼哦! 提起欧洲,你能想到什么?绅士,淑女,还是咖啡?说起欧洲音乐你能想到什么?小提琴,贝多芬,还是古典音乐会?欧洲的古典音乐都是自然乐器演奏而出,高中低音的变换衔接都非常自然,要想在音响中听到如此自然的声音,在家用在家用hi-fi设备中间,就已经是一个昂贵的追求了,更何况是在空间狭小的汽车车厢里面。所以在欧洲生产高端汽车音响的多半是Hi-fi公司。例如著名的喇叭公司有Vifa、Morel等,而跟随汽车机头而产生的系列品牌不有Blaupunkt、Philips等。近十年,发烧友音响品牌在欧洲有所发展,如英国的Gunesis后级、意大利的AD、PHD、法国的Focal喇叭、瑞典的DLS等。其共同的特点就是“高保真”,还原最真实的声音,当然这种真实的代价也是巨大的,首先是价格昂贵,如果说整个音响市场是金字塔的话,那么欧洲音响绝对是处于塔尖,高门槛阻碍了很多用户。其次是无法普及,对细节的追求必然的结果是震撼力不够,所以又将众多热爱流行音乐的朋友挡在了门外。但是,欧洲音响向来是重质不重量,贵族般的气质使他也拥有一定发烧级的乐友的跟随。 量体裁衣: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想要改装汽车音响的朋友面对林林总总的音响器材,总是感到茫然,按照市场规律似乎是越贵越好,所以很多人烧钱不少,但是最后得到的音响效果却并不是自己理想中那么完美。价格上的巨大差异落实到产品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听出其中的区别,如果是千元级和万元级的音响,其音质当然大相径庭,但如果5万元和1万元的音响,恐怕只有发烧友才能辨认出其中的差距,对于那些10多万甚至几十万的音响的音响其音质的优秀恐怕只有为数不多的骨灰级金耳朵才能辨认得出,对于音质上这细微的差别和价格上的天壤之别,作为普通消费者又何必那么执着于“贵就是好”的原则呢? 汽车音响并不只是工业产品那么简单,他还有自己的文化品位在里面,选择汽车音响,并不是唯价格论。不追求最贵的,而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如果你是一个古典音乐迷,各种欧洲品牌可以给你充分的选择;如果你喜欢New Age音乐,或者是爵士乐,蓝调,那末欧洲声和美国音响的区别,就够你“头脑风暴”一阵的了。如果你是疯狂的摇滚乐,重金属乐迷,千万别买欧洲声,欧洲音响没有这个能力给你震撼,日本音响则是最适合的。 |